近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圆满收官,我院信安GT2302杜鹏泽在全市16.8万名报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北京市赛就业赛道银奖,同时也是北京市唯一获银奖的贯通学生。
参赛感悟
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并荣获北京市赛银奖,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叩问初心、坚定信念的旅程。回顾备赛的日日夜夜,那些反复打磨讲稿的专注、模拟路演的紧张、以及站在聚光灯下的澎湃,如今皆化为滋养我前行的力量。
以初心为灯,照亮职业选择
参赛的初衷源于我对家乡平谷的深切眷恋。站在台上讲述“扎根乡土,信息强农”的理想时,我仿佛再次踏上归乡的小路,望见乡亲们期待的眼神。比赛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我融入血脉的责任。参赛时我演讲稿中的每一句话,都凝聚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从张朝起书记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到用AIGC技术为老照片赋予新生的实践,这些故事不仅是我的经历,更是我向评委与观众传递信念的桥梁。
以实践为基,锤炼职业能力
备赛过程中,我不断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专业名列前茅的学业积累、“挑战杯”国赛金奖的创新实践、598小时志愿服务的赤诚奉献……这些经历让我明白,职业规划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实践的土壤。在修改讲稿时,我着重突出“科技向善”的理念,将“智能二便护理系统”等项目与乡村振兴需求结合,力求展现技术与民生的深度融合。评委的肯定让我更加坚信:唯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能力,才能真正为乡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银奖为阶,眺望未来征途
银奖的荣誉是对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征程的鞭策。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技术赋能,更需深入理解乡土文化,倾听村民心声。这份感悟已融入我的职业规划:未来在三支一扶岗位上,我将以“向下扎根”的韧劲积累经验,用“向上生长”的活力开拓创新,成为乡亲们信赖的“科技协理员”。
以青春为誓,续写振兴篇章
比赛虽已落幕,但奋斗永不止步。此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确:青春的价值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无论是考公考编还是扎根基层,我都将秉持“与家乡共成长”的信念,用信息技术的星光点亮平谷的田野,用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