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7月初,澳门3044永利官网组织十余名学生,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一起,组成了一支跨学院、跨学段、跨专业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八家村,开展了一场以“新媒体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多元化的实践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形成强大合力,为八家村的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和综合解决方案。
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感知乡村脉动
实践团抵达八家村后,迅速投入工作。他们首先深入村庄,实地走访了村内的高品质苹果种植园、坦克主题公园等特色景点和村史馆等地,与村干部、种植能手、老党员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沉浸式”的乡村体验,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也深刻理解了新媒体技术在解决农产品销售、文化传播等实际问题上的巨大潜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以前只在课本上学到乡村振兴战略,这次亲身走进乡村,才真正明白了科技兴农、文化兴农的深刻内涵,也看到了我们青年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学以致用,新媒体技能服务乡村发展
本次实践的核心任务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八家村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网络传播等专业优势,聚焦村庄特色资源:
助力产业“云”上行: 在苹果种植园,学生们顶着烈日,精心策划拍摄脚本,开直播、做视频。他们不仅“拍”,更“教”,为村民组织了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制作与直播运营基础培训,手把手指导村民尝试拍摄“口述村史”、“果园日常”等内容,点燃了村民“触网”的热情。
活化乡村文化“基因”: 学生们化身“乡村文化探秘者”,在村党史馆聆听老党员讲述“牛德福-红色根脉”等故事,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底蕴。他们积极构思村庄文化IP,设想设计了一条融合农业观光、红色文化、美食品鉴的特色农文旅路线。同时,团队着手调研,初步搭建了数字化村史馆,让红色记忆和乡村文化“活”起来、“传”出去。
搭建长效“数字桥”: 实践团深知“授人以渔”的重要性。他们协助村庄完善了官方新媒体账号的基础建设,并着手梳理内容策划、制作、发布、转化的基础流程,旨在为村庄后续自主运营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指南针”和“工具箱”,确保实践成果的延续性。
此次八家村之行,“贯通+职教+研究生”的独特组合,确保了实践团队在创意策划、技术实现、模式构建等环节都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形成了“1+1+1>3”的协同效应。不同背景的青年学子在八家村的土地上挥洒汗水,贡献智慧,用协同创新的力量,共同谱写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也为未来校地合作、学科交叉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有益范式。
(供稿:澳门3044永利官网 金志鹏 图片:沈霆硕、高佳宁、彭毅、郑凯阳)